固定资产清理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以下是具体分析:
固定资产清理借方余额
从会计分录角度: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首先要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借方,即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 “累计折旧” 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 “固定资产” 科目。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也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如果整个清理过程最终是支出大于收入,比如固定资产报废时,账面价值较高,而残料收入等很少,或者出售价格低于账面价值等情况,就会导致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出现借方余额。
从经济意义角度: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这意味着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所花费的代价(如固定资产的净值、清理费用等)超过了所获得的收入(如出售价款、残料价值等),企业在该项固定资产清理业务上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从财务处理角度: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属于筹建期间的,将借方余额借记 “管理费用” 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 “营业外支出 —— 非常损失” 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 “营业外支出 ——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贷方余额
从会计分录角度:当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要借记 “银行存款”“原材料” 等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 科目。如果有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 “其他应收款” 等科目,贷记 “固定资产清理”。当这些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时,“固定资产清理” 就会出现贷方余额。
从经济意义角度: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说明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企业通过该项固定资产清理业务实现了盈利。
从财务处理角度: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属于筹建期间的,将贷方余额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贷记 “管理费用” 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贷记 “营业外收入 ——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科目。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清理在完成清理流程后应无余额,需将余额转入相应的损益类科目。但在清理过程尚未结束时,会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呈现出借方或贷方余额,以反映固定资产清理业务当前的阶段性结果。
贷款计算器2025最新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